点绛唇,词牌名,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另有四十一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的变体。代表作有苏轼《点绛唇·红杏飘香》等。
点绛唇
清代:孙云鹤
院宇深沉,碧纱窗挂残绒唾。昼长门锁,风软杨花堕。
燕子初来,绣幕香泥涴。些儿个。别添功课。细数青梅颗。
点绛唇 早春寄步珊秭
清代:沈善宝
帘捲东风,数声花外闻啼鸟。此时怀抱。知有愁多少。
离恨年年,应被青山笑。春还早。萋萋芳草。绿遍长亭道。
点绛唇 途中所见
近现代:傅熊湘
绕屋夭桃,此中好个田家住。乱红生树。一夜春如雨。
点绛唇 听雨
夜雨声声,杏花消息何堪问。小楼人静。淡煞残灯影。
自笑浮沤,何苦萦愁闷。当前境。花原薄命。争奈天生定。
点绛唇·题卿怜小影
清代:吴昌绶
两世秋娘,碧城旧曲传钞遍。画师曾见。依约春风面。
十斛珠抛,去燕梁泥恋。韶光倦。梦阑美眷。眼冷浮花眩。
宋代:刘埙
点绛唇·梅
宋代:朱翌
清代:张景祁
浩荡鸥边,四山深黑明渔火。水亭凉锁。一笛秋心破。
棹入菰蒲,扑面青虫堕。船唇坐。雨丝吹过。花气冥濛簸。
露重秋初,流萤无力光难定。暗苔幽径。别是清凉境。
何处箫声,夜半凭栏听。重门静。月明风冷。一院梧桐影。
点绛唇 次商台符韵,送何侍御
元代:魏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