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洞仙歌

洞仙歌,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原用以咏洞府神仙。敦煌曲中有此调,但与宋人所作此词体式不同。有中调和长调两体。《常以《东坡乐府》之《洞仙歌令》为准。《洞仙歌》共八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韵。前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后片收尾八言句是以一去声字领下七言,紧接又以一去声字领下四言两句作结。前片第二句亦有用上二、下三句法,并于全阕增一、二衬字,句读平仄略异者。

典范词作22/32页

洞仙歌 其二 晓过莺脰湖

清代曹尔堪

悲凉屈宋,重过吴江道。小市鱼虾恼清晓。想蛟龙睡稳,千顷晴澜,风色好、霜后白蘋花老。

角巾还故土,烟月谁争,一苇凌波胜蓬岛。茶灶笔床随意具,呼取樵青,芼莼丝、浊醪须倒。

看双丸、寒暑织如梭,羡湖笛渔榔,白头翁媪。

洞仙歌 题赵恒夫小像

清代龚翔麟

南垞北沜,种鸡腔千个。恰伴幽人日闾坐。翠森森、四面涤尽尘缨,销夏好,何必风窗高卧。

东华香土梦,难道能忘,埤竹含寻掖梧大。须识学神仙,曼倩长源,原不待、抽簪方可。

看一笑、掀髯九还成,正宣底飞来,催登画舸。

洞仙歌 宜兴慕蠡洞,又名牟尼洞,次清陈维崧善卷洞韵

宋代单人耘

牟尼何往。剩洪荒胼茧。古雪星云乍锤剪。下幽岩黝穴,仄径千回,层磴冷、莲幕瑶扉虚键。

茫然如入梦,涓滴侵衣,谁在穹霄沥壶甗。豁尔放曦光,弱水半泓,蹲豹外、几声村犬。

舣小艇,惊穿女娲天,险化作嶙峋一痕蠡篆。

洞仙歌 宜兴归勺庵见萤火虫入户,依前韵又作一首

宋代单人耘

劳生碌碌,总星缠雾茧。争似白云自舒捲。落窗牖、几许閒情逸致,频入字,诗心驰骋难键。

迩来竟憔悴,咄咄何能,长忆村翁对寒甗。念焚券坡公,归隐无凭,遗爱在,荆溪阳羡。

掬明月,临流浣秋衣,矜光洁、千秋一点萤篆。

洞仙歌

清代陈嘉

钱江东去,荡一枝柔橹。大好溪山快重睹。算全家数口、同上租船,凝眺处,隔岸峰青无数。

桃源今尚在,黄发垂髫,不识人间战争苦。即此是仙乡,千百年来,看鸡犬、桑麻如故。

问何日、扁舟赋归欤,待扫尽欃枪、片帆重度。

洞仙歌 庆张闾总管母八十

宋代朱晞颜

人生八十,是世间中寿。七十由来古稀有。况君侯,已树开国殊勋,曾异数,周鲁瞻前拜后。

玉麟分上瑞,千里传欢,鸾诰金花烂晴昼。象服照青春,秋香荐,北堂卮酒。

问阿母西池底时来,试为数蟠桃,几番开否。

洞仙歌 题桐窗读书图

清代龚翔麟

一湾河渚,喜幽庄不大。白石桥东翠筠锁。把轩窗、齐拓梧叶阴浓,披细葛,日拥仙芸閒坐。

吴僮年十七,谱就新声,试听歌喉暗尘堕。更上小沙棠,载酒寻鸥,醉便向、闹红深卧。

问果肯、全家此中浮,那水阁西偏,结邻容我。

洞仙歌

宋代葛郯

风摇丹髻,叶翦西岩树。岁律峥嵘又如许。看千峰倒影,浮动觥船,纱窗外,万幅鲛绡斗舞。五弦弹不尽,碧落天高,隐隐孤鸿向云度。送斜红敛尽,催上蟾钩,金风细,点破瑶阶白露。任笛声、吹残一帘秋,看人□栏□,暮云高处。

洞仙歌

宋代葛郯

橹声伊轧,影转云间树。试问扁舟在何许。正溪堂波动,沙渚蘋轻,渔翁醉,隔岸蓑衣对舞。归来无一事,尊酒相逢,莫把光阴更虚度。看歌云杳霭,香雾轻盈,银河转,笑浥芙蓉晓露。纵西风、黄叶满庭秋,也不碍凝眸,乱山多处。

洞仙歌

宋代葛郯

丹青明灭,霜着谁家树。满眼风光向谁许。送寒鸦万点,流水孤村,归来晚,月影三人夜舞。金英秋已老,蜡缀寒葩,空里时闻暗香度。任一枝瓶小,数点钗寒,佳人笑,饮尽床头玉露。看纱窗、红日上三竿,把蝶影捎空,在花深处。

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