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格律俱为平韵格,双调小令,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临江仙 敝衣
清代:王策
记得初穿行客路,长披山月江风。年来归狎绿蓑中。
一襟梧露碧,两袖杏烟红。
也有时亲裙帔队,沾来香粉光融。而今架上已蒙戎。
莫衔新故恨,我恨与君同。
临江仙
宋代:卢祖皋
临江仙 赋得睡起宛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为园次题帐额画幅
清代:陈维崧
西塞山前无六月,半间草阁临流。晚来都聚打鱼舟。
笛声四起,划碎一江秋。
正值南柯初罢郡,槐阴蚁战刚休。兼天波浪打闲鸥。
寄声三老,今夜转船头。
临江仙·寒食清明都过了
宋代:黄机
临江仙 寒柳
清代:严绳孙
无多烟雨旗亭路,为谁萦损风流。新来消尽两眉愁。
不知当日意,生怨隔红楼。
桃叶桃根同怅望,知他何处维舟。玉钩斜畔女墙头。
昏鸦栖不定,霜月满扬州。
临江仙 送刘珥江洎杨许二子
明代:杨慎
官柳野梅西郭路,昆桥直接丰桥。相思百里不辞遥。
春山同载酒,月地共联鏕。
南去北来人自老,怜予心旆摇摇。短亭暂别亦魂销。
生烟寒漠漠,飞霭晚潇潇。
宋代:朱敦儒
五代:尹鹗
临江仙 偶作
忆在冶城公膝下,围棋年少知名。石头儿女本轻盈。
象床春纵博,珠袷夜弹筝。
倏忽过江门第换,沧桑飞渡群伧。吴霜点鬓不胜情。
案头无鬼论,肘后净名经。
清代:朱祖谋
花底相思无处说,香残烛烬依依。春寒分付与单栖。
比愁量锦瑟,和恨卷罗衣。
谁信谢娘香阁畔,天涯锦字凄迷。柳花风起乱莺啼。
莫将孤枕泪,寻梦月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