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格律俱为平韵格,双调小令,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临江仙 戊子中秋夜眺通江大桥
近现代:顾敏燕
未见临风人解佩,坐听江上涛声。长桥今夜亮华灯。
大河波浪阔,共对月儿明。
临江仙四首 其一
清代:项鸿祚
有限春宵无限梦,梦回依旧难留。泪珠长傍枕函流。
书来三月尾,灯尽五更头。
见说而今容易病,日高还掩妆楼。桃花脸薄不禁羞。
瘦应如我瘦,愁莫向人愁。
临江仙
宋代:蔡伸
临江仙四首 其二
乱红窣地春无主,宿寒还恋屏帏。梦中何日是归期?
玉台金屋,空逐彩云飞。
烟月不知人事故,夜深来照花枝。蕙炉香烬漏声迟。
阑珊灯火,残醉欲醒时。
临江仙(中秋和沈文伯)
临江仙·枕帐依依残梦
宋代:陈克
临江仙四首 其三
暝色一川谁管领,落霞点破空明。枳篱开处钓船横。
晚凉荷叶,浦微雨豆花棚。
载酒江湖无长物,药炉诗卷茶铛。此生定与白鸥盟。
浮家秋水,阔归梦晓云轻。
临江仙 寄简西峃
明代:杨慎
西峃襟怀元洒落,近来踪迹何疏。高峣一水不斯须。
应同渔父饮,醒眼看三闾。
侍立小僮清似玉,少陵诗兴何如。遥岑远目几踟蹰。
碧云停杳霭,明月几盈虚。
临江仙·寒甚正前三五日
宋代:万俟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