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又名“相和柳”“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风月”“绿罗裙”“楚云深”“梅和柳”“晴色入青山”等。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有双调五体,字数有四十、四十一、四十二三种。正体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代表作有北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等。
生查子
宋代:向子諲
生查子(枕上作)
宋代:洪适
清代:许庭珠
珠箔隔轻寒,鹦鹉玲珑语。悄唤锁重门,莫放春归去。
桃李可怜生,各自啼红雨。点点带愁飘,吹入春江住。
宋代:蔡伸
生查子 见《琴清阁词·附词》
清代:王长生
杜宇一声中,怪尔花无语。宛转告愁魂,且是随春去。
楼外映垂杨,翠滴丝丝雨。芍药唤将离,怎肯留春住。
宋代:张元干
宋代:辛弃疾
生查子(与客醉岩桂下,落蕊忽堕酒杯中)
生查子 其四 闺情,集唐诗
清代:董元恺
悲妾似花身,能得几时好。空将泪见花,花落知多少。
不复理残机,织锦心草草。频放剪刀声,双眉灯下扫。
清代:关锳
侬家江上头,潮到门前住。一日两三回,不肯江南去。
江南有暮潮,未识潮生处。还去问梅花,它是江南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