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典范词作64/106页

水调歌头 军训次东坡韵

近现代程滨

画角惊雏燕,鼙鼓彻长天。封侯意气,万里投笔在今年。

汗沃亚夫细柳,殿阁微凉难与,不许霎时寒。傲骨薰风铸,折齿噎喉间。

水调歌头 庆寿

元代周权

天上有仙客,家世说南州。精神炯炯秋水,胸次纳青丘。带取括苍风月,来听蓬莱环佩,笑阅几春秋。袖有如椽笔,落纸烂银钩。拥红金,披紫绮,尽风流。斗杓插子,*开九荚恰生朝。正好年当富贵,再展青云步武,鬓影未萧骚。伫见纶音下,万里快封侯。

水调歌头 十一月望夜对月,同蕴珏表姨话别

清代陆蓉佩

休论尘世事,对影共吟哦。卷帘空外长望,还欲问嫦娥。

照尽悲欢万古,便有阴晴圆缺,只是不销磨。我欲乘风去,一笑定如何。

徘徊处,霜露迸,冷偏多。当头此夜,难得一掷恐轻过。

回首家山何处,同有离愁千斛,寂寞冷关河。秉烛更重话,怕听唱骊歌。

水调歌头(快阁上绣使萧大著)

宋代徐鹿卿

廊庙补天手,夷夏想威名。上前张胆明目,倾倒汉公卿。二百年来章贡,前赵后萧相□,今古两豪英。四海望霖雨,可但总祥刑。
自儿时,文字里,已心倾。魁躔邈在霄汉,薄宦偶趋承。山见崆峒秀丽,水见玉虹清绝,犹愿见先生。寄语二三子,洙泗在江城。

水调歌头(送王景文)

宋代李处全

上马趣携酒,送客古朱方。秋风斜日山际,低草见牛羊。酩酊不知更漏,但见横江白露,清映月如霜。平睨广寒殿,谁说路歧长。
醉还醒,时起舞,念吾乡。江山尔尔,回首千载几兴亡。一笑书生事业,谁信管城居士,不换碧油幢。好在中冷水,击楫奏伊凉。

水调歌头 强村丛书校元刊此山先生集本

元代周权

十载几风雪,又酌玉京春。玉堂天上仙客,怜我倦红尘。却挽翩翩飞袂,东望赤霞晨气,高处访三神。上界足官府、翳凤快骑麟。感生平,歌慷慨,泪沾巾。天球苍佩,柰何偏属黑头人。岁晚相如多病,前日冯唐已老,憔悴不堪闻。长啸送明月,归枕北山云。

水调歌头

宋代李处全

明月浸瑶碧,河汉水交流。偏来照我,知我白发不胜愁。客里山中三载,枕上人间一梦,曾忆到瀛洲。矫首蓬壶路,两腋已飕_。
记扁舟,浮震泽,趁中秋。垂虹亭上,与客千里快凝眸。看剑引杯狂醉,饮水曲肱高卧,鹏鷃本同游。起舞三人耳,横笛唤沙鸥。

水调歌头(寿赵茶马)

宋代李刘

万里碧鸡使,叱驭问邛峡。枪旗有烨,川秦奔走送龙媒。好在灵均初度,唤起长庚佳梦,霜月照金罍。寿似武侯柏,香在草堂梅。
舞娉婷,斟凿落,沃崔嵬。神尧孙子,向来八九上三台。挂了桑弧聊蓬矢,便恐彤弓柜瓚,分宝下天阶。归赋梁园雪,试唤长卿来。

水调歌头(寿常德府刘守)

宋代熊以宁

天地有英气,钟秀在人间。流虹甫近华旦,维岳预生贤。千载明良会遇,三世勋庸忠烈,谁得似家传。高论排风俗,抗志遏狂澜。
记年时,胡尘外,拥朱幡。洪枢紫府功业,指日复青毡。拭目泥封飞下,趁取梅花消息,去去簉朝班。骨相元不老,何必颂南山。

水调歌头(饯提举陈秘丞)

宋代徐鹿卿

岭峤转和气,英荡挟新凉。登车揽辔慷慨,风采肃台纲。第一澄清官府,次第咨询民瘼,余事到囷仓。谨勿养稂莠,莠盛稻苗伤。
金芝秀,蒲涧碧,荔枝香。此中风味不恶,暂借使星光。毋薄炎荒瘴海,曾著广平李勉,归去□平章。唤起昔贤梦,千载续遗芳。

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