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心夔(1835~1883)原名高梦汉,字伯足,号碧湄,又号陶堂、东蠡,江西湖口县城山乡高大屋村人。咸丰九年进士,两次考试都因在“十三元”一韵上出了差错,被摈为四等,后官吴县知县。工诗文,善书,又擅篆刻,著有《陶堂志微录》。高心夔与王闿运、龙汝霖、李寿蓉和黄锡焘曾为清末宗室贵族肃顺的幕府,号称“肃门五君子”。► 32篇诗文
高心夔学识渊博,精研小学。工诗,多拟魏晋古风,自成一家,尤好渊明诗,故自号“陶堂”。在遣词造句上较多生新创奇。诗风沉雄峭拔,诙诡不测,属近代以拟古诗歌为标榜的“汉魏六朝诗派”主将之一。王闿运《湘绮楼说诗》评其诗风,曰:“高伯足诗少拟陆(机)谢(灵运),长句在王(维)、杜(甫)之间。中乃思树帜,自异湘吟。”亦好讥时人的名士李慈铭也不得不称高为:“实名士也,文学为江右之冠,己未,庚申两榜中人,罕能及之者。”高心夔博采众长,矜求新古,在近代诗坛中成为“鹰扬于楚蜀”的名家。
高心夔的篆刻功底深厚,不落恒蹊,是能于浙、皖两派外,别开生面者,现仍存有其不少刻印作品。善书法,所
结交曾国藩
其时,曾国藩正率湘军与太平军在长江流域激战。高梦汉与同科举人、四川中江的李鸿裔间道拜谒曾国藩,诉说湖口情形,密献攻战之策,为曾国藩所器重,延入幕府,参赞军事。 曾国藩军中幕僚甚多,皆厚薪养之,但大多幕僚只会题诗作赋,吹牛拍马,并不能出谋献策。一次高梦汉和李鸿裔去见曾国藩,坐谈片刻,有客至,曾便出而见之。高和李独坐是室,见案头有《不动心说》一篇,乃曾府中号称“十圣贤”之一某名儒所著。文中有语:“使置吾于妙曼蛾眉之侧,问吾动好色之心乎?曰不动。又置吾于红蓝大顶之旁,问吾动高爵厚禄之心乎?曰不动。”俩人阅后,便联手援笔在文旁题诗一首:“妙曼蛾眉侧,红蓝大顶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