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1362年—1440年),字如锡,号后乐,中书省益都路潍州昌邑县(今山东省昌邑县)人,明朝名臣。洪武十七年(1384年),黄福登进士第,明成祖时任工部尚书。安南属明时期,黄福任首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在安南十九年,威惠兼行。他离任时,百姓号泣送别。晚年官至少保兼南京守备参赞机务。正统五年(1440年),黄福逝世,年七十八。明宪宗时追赠太保,谥号“忠宣”。有《黄忠宣集》、《奉使安南水程日记》等传世。► 1篇诗文
建文年间
洪武十七年(1384年),黄福登进士第。后入太学,历任金吾前卫经历,曾上书论国家大事,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擢升其为工部右侍郎。
明惠帝朱允炆即位后,颇为倚任黄福。靖难之役时,朱棣制奸党二十九人名单,黄福位列其中。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应天府后,黄福迎附。李景隆指出黄福为奸党,黄福回答道:“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朱棣不予追问,恢复其官职。不久,升任为工部尚书。
永乐年间
永乐三年(1405年),陈瑛弹劾黄福不体恤工匠,于是被改为北京行部尚书。次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