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铉
1867-1917,字鼎三,号墨仙。同安县铜鱼馆人。年少,即能写尺馀大字。年二十馀,适值父友梅商贾失利,携资七百金,赴香港经商,几年后即成巨富。滨海城镇发生水旱灾,平价卖米给灾民;乡里械斗,死伤几十条人命,多年不能和解,铉解囊赔资,亲自调停,平息祸端。辛亥革命时,盗贼充斥,徵得官府同意,出钱设义勇队沿溪巡逻,昼夜保护往来船只。捐资修建被毁的梵天寺;设女医局为产妇接生。著有《椽笔楼初集》。► 3篇诗文
吴妍因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482篇诗文
汪之珩
汪性情雅逸,最喜交游天下名士,郑板桥、黄慎、罗聘、金农、李鱓、袁枚、秦上士等名流与之交往甚密,常至文园行文酒之会,留下了许多诗篇与书画。他本人除了《甲戌春吟》、《文园集》等多种著作外,还广征诗稿,网罗乡献,辑成《东皋诗存》48卷,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板印行。► 11篇诗文
严昙云
严昙云,近代女诗人。江苏常熟人,生活在同治、光绪年间。嫁胡氏,早寡。曾住西湖数年,后在常熟拂水岩居住,持斋礼佛。曾自营生圹,植梅数百株,乡人称为“梅花坟”。年七十余卒。其诗多抒写寂寞生活及其对禅机的参悟,富于方外气息。有《拂水草堂诗钞》和《霜闺写恨集》。► 1篇诗文
涂世恩
涂世恩(1900--1960),号梦梅,江西丰城人。江西法政专科学校毕业,执教于南昌二中,抗战时随校迁永新,后任中正大学文史系教授,1949年后因病退休。著有《群经要略》、《强学斋诗存》和《杏村诗文录》等,皆家藏手稿,未梓。► 50篇诗文
廖光
廖光(1862—1901),字蜀樵,四川资中县人。少聪颖,得张之洞赏识,入湖广幕府,以军功保直隶知州,旋擢知府。后丁母忧,死于家。著有《蜀樵诗钞》。► 30篇诗文
王理孚
王理孚,字志澄(1876~1950),又名虬髯、髯翁,龙港镇陈营里(今江山办事处周家车,九板桥一带)人,在此生活了20年,21岁迁鳌江居住。王理孚晚年自编《海髯诗》,请人抄写后自加校对。抄本和一些删馀诗由其家族保存下来,至二十世纪末由其子王载纮复印成册。1950年病殁于永嘉县城(今温州市鹿城区),终年75岁。► 25篇诗文
谢无量
谢无量(1884--1964),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易名沉,字无量,别署啬庵。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著有《佛学大纲》、《伦理学精义》、《老子哲学》 、《王充哲学》、《朱子学派》、《诗学指南》、《诗经研究》、《中国古田制考》》、《再论李义山》、《纪念关汉卿——革命的戏剧家》、《诗经研究与注释》等;出版的书法集有《谢无量自写诗卷》、《谢无量书法》上下册,诗集有《青城杂咏》。► 2篇诗文
吴宓
吴宓(1894-1978) 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陕西省泾阳县人。国立东南大学文学院教授,1941年当选教育部部聘教授。在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授时,钱钟书为门生,常以诗词唱和。有《吴宓诗文集》、《空轩诗话》等。► 2篇诗文
黄节
黄节(1873—1935),广东顺德人,清末在上海与章太炎、马叙伦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刊印《风雨楼丛书》,创办《国粹学报》。民国成立后加入南社,长居北京,袁世凯复辟帝制期间,黄节频频撰文抨击,致遭忌恨。此后,不再从事新闻舆论工作,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1917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专授中国诗学。1922年拒任北洋政府秘书长,后曾担任过一年的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兼通志馆馆长。因对时局不满,在1929年辞职,仍回北京大学,同时兼任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1935年病逝。► 5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