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SOHO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马君武

马君武

马君武(1881年7月17日-1940年8月1日),原名道凝,又名同,后改名和,字厚山,号君武。祖籍湖北蒲圻,出生于广西桂林。中国近代获得德国工学博士第一人,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大学的创建人和首任校长。1902年留日期间结识孙中山,1905年参与组建中国同盟会,是中国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人之一,《民报》的主要撰稿人。马君武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力推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与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 6篇诗文

人物生平

  马君武,1881年7月17日(清光绪七年六月二十二)生,1881年7月17日生于广西桂林,祖籍湖北蒲圻(今赤壁市)。自幼聪颖,只因其曾祖父马丽文是道光初年的进士,官至广西思恩府(今武鸣县)知府。 父亲以做幕僚为生,9岁时父亲去世,家里没有了收入,马君武却因顽皮不听教诲,又被舅舅送回桂林。母亲很是生气,用家法教训了他一顿。这一顿痛打,竟使他痛下决心“拼命读书”,“立志做人”。这一年,他12岁。 在严母的督促下发愤读书。后来在亲戚陈允庵家附读,打下了扎实的旧学根底。

  1894甲午战争后,国难日亟,维新运动兴起,各省废科举,兴学堂。1897年,康有为到桂林讲学,设立“圣

勇武校长

  马君武与孙中山

  当年,马君武之所以毅然与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分道扬镳”,真诚追随孙中山走民主革命道路,主要在于他与孙中山在民主革命思想上的志同道合。马君武是一位有抱负、有志气的热血青年。他处在我国封建社会日趋没落、解体的历史转折时期,目睹清王朝昏庸黑暗,萌发了挽救祖国于沉沦的爱国思想,在探索救国的革命道路中,起初他对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思想很欣赏,曾醉心于康有为的“大同”之学,时1900年,时年19岁马君武亲自前往新加坡找到康有为,当面向他请教救国之计。1901年冬,马君武在友人资助下,怀着寻求真理的夙愿,远渡重洋,到日本留学。当时的日本恰兴起民主革命思潮,

马君武的诗文

寄南社同人

近现代马君武

唐宋元明都不管,自成模范铸诗才。
须从旧锦翻新样,勿以今魂托古胎。
辛苦挥戈挽落日,殷勤蓄电造惊雷。
远闻南社多才俊,满饮葡萄祝酒杯。

译嚣俄重展旧时恋书之作

近现代马君武

此是青年有德书,而今重展泪盈据。
斜风斜雨人增老,青史青山事总虚。
百字题碑记恩爱,十年去国共艰虞。
茫茫天国知何处,人世仓皇一梦如。

哀沈阳

近现代马君武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FACESOHO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