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湖南省衡阳县人,出生在湖北秭归,12岁随全家回乡。1919年在衡阳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4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并负责农委工作。1925年兼任湖南省委组织部长、农民部长和长沙地委书记。极力主张武装农民。1928年初,调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同年2月,在汉口被敌人逮捕。1928年3月20日(农历2月29日),夏明翰在武汉汉口余记里被杀,时年28岁。夏明翰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3篇诗文
求学青年
夏明翰,字桂根,曾随母姓陈,取名日羽,祖籍湖南衡阳县,1900年农历8月出生于父亲居官的湖北秭归县。童年时,随祖父、父母先后在湖北、江西等地居住。12岁时,夏明翰随父母回到祖籍湖南衡阳,进衡阳县石鼓国民高等小学堂读书。
1914年父亲早逝,夏明翰由祖父抚养,思想开明的母亲则主张儿子接受新式教育。祖父和父母两种思想的冲突,使幼年夏明翰养成了喜欢思索和勇于探寻真理的精神。
1917年,夏明翰违背祖父心愿,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第二年4月,吴佩孚攻陷衡阳城。夏明翰对军阀混战深恶痛绝,也深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反抗祖父
夏明翰祖父和父亲都曾是在清朝政府官员。少年时代的夏明翰并未以“夏府少爷”自居,1917年,夏明翰违背祖父心愿,考入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1918年4月,吴佩孚攻陷衡阳城。这期间,夏明翰愤然写下一首讽刺画配诗:“眼大善观风察色,嘴阔会拍马吹牛,手长能多捞名利,身矮好屈膝叩头。”
由于夏家是当地的大户,吴佩孚带着“德盖衡岳,誉满蒸湘”的字屏到夏府拜访夏时济,意图拉拢。夏明翰得知后,立马冲进厅堂,将字屏撕成碎片,撒满一地。
狱中受审
1928年3月,夏明翰在武汉被捕。入狱后他接受了多次审判。
妻子
郑家钧,长沙县郑家町人,温和善良有一手高超的针线活和绣工技艺。1925年,由她的表哥、夏明翰的同事熊瑾玎介绍与夏明翰认识。后经毛泽东做媒,1926年秋在长沙清水塘一间民房里举行了婚礼。在夏明翰的言传身教下,迅速成长,成为夏明翰从事革命活动的得力帮手。夏明翰牺牲后,郑家钧于1930年到了上海,一边做佣工,一边为中国共产党传递秘密文件。解放后,郑家钧在长沙的街道工作,1975年病逝。
直系亲属
祖父夏时济(1852—1923),字彝珣,又字思沅,号环猿。中过进士,任过(清)户部主事。辛亥革命后,他拒不留任,带着全家回到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