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伯浑以诗告别次韵
宋代: 晁公溯
閒居何不乐,非愿世兼收。
利乃庶人意,道惟君子忧。
野花开北陌,官酒酌东楼。
故里有书至,应言无久留。
此去即乡党,子宁无友生。
不堪今日别,真见故人情。
杯覆葵花小,尊倾竹叶清。
送行须尽醉,兼为破愁城。
师伯浑用韵复次
宋代: 晁公溯
束书归隐不辞遥,庠序懒陪耆老朝。
野外卜居无鬼瞰,山中誓墓以神要。
暂来同作荔枝社,安可轻违桂树招。
已遣官奴理琴瑟,岂惟百戏但歌樵。
师伯浑用韵复次
宋代: 晁公溯
风俗相传三近古,作成况自圣明朝。
藏家文字本苍史,继世子孙非黑要。
近报汉廷频诏下,时闻蜀士有旌招。
怪君尚尔衣逢掖,独向空山伴采樵。
师伯浑用韵复次
宋代: 晁公溯
背郭深通一径遥,奔流坐看百川朝。
飞来黄鹄陂已复,归去白鸥盟可要。
益部官曹宁久处,津乡书札近相招。
此生若有躬耕地,白首甘心老负樵。
师伯浑用韵复次
宋代: 晁公溯
古者诸侯今牧守,衰迟难强岁相朝。
惟须稚子理蓑笠,兼有老妻缝襋要。
来岁定从田父去,飞书不待故人招。
平生最爱津乡聚,江小可渔山可樵。
师伯浑用韵复次
宋代: 晁公溯
东望行都绛阙遥,老来筋力倦趋朝。
谁能作吏沈簿领,但欲买田书质要。
雅意庶同高士传,不才难望大夫招。
津乡旧有先贤宅,过者蒭荛莫敢樵。
师伯浑用韵复次
宋代: 晁公溯
筋力何堪道路遥,难陪诸彦侍同朝。
初无计上三年最,况敢功思万里要。
北塞单于皆入贡,西山赞普不劳招。
传闻已卧清边鼓,堑垒长閒守木樵。
师伯浑用韵复次
宋代: 晁公溯
日翻蠹简书斋里,往往编摹自汉朝。
鸡距束毫来武信,马肝琢砚出高要。
时因抚事歌成相,更复怀人作大招。
知子山中富吟咏,纵横文力到孙樵。
师伯浑自所居东山来赋诗相示用韵酬之
宋代: 晁公溯
东山鸣凤在九宵,高翔千仞那可招。
胡为相顾肯下集,竹实醴泉吾用饶。
春来淘河哧飞燕,泉中老翁谁复见。
崇桃炫昼烂明霞,穠李照夜舒素练。
去年念我守此州,樽前歌者有莫愁。
遥持一杯属父老,日暮仰天搔白头。
师伯浑自通义来且出诗一轴为之喜甚奉简短作
宋代: 晁公溯
通义固多贤,我昔守此邦。
不肯入城府,私独敬老庞。
今谁念我去,帐空列麾幢。
感子能远来,香醪发春缸。
共登烟雨楼,相对云雾窗。
赠贻诗五字,何啻璧一双。
词源极峻洁,石齿漱琮琮。
惊怪得尔清,中有玻璃江。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FACESOHO知行者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