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学者
清代: 刘鹗
文学登名日,青云发轫初。慎毋轻作吏,亦足取亨衢。
得意宜思效,功成更读书。异时横浦上,烂烂夜明珠。
次韵
清代: 刘鹗
有客惭毛遂,何人荐马周?霜枮铜雀砚,风冷木绵裘。
徐孺无悬榻,元龙不筑楼。好将閒岁月,乘兴觅糟丘。
为武宽则赋湖山
清代: 刘鹗
结屋红尘外,何人可得群?高情洞庭水,逸兴九疑云。
渔唱江花晚,樵归野兴曛。是中最佳处,凉月夜纷纷。
送诗僧泽天全归天竺
清代: 刘鹗
渊深知有本,纯一更无机。偶共浮云出,还同明月归。
草生频入梦,花落不沾衣。天竺山前路,苍苔雨欲微。
清远峡
清代: 刘鹗
峡束山如斗,江湾路渐回。可怜人化外,谩说寺飞来。
殿圮风鸣树,廊虚雨湿苔。汉苏那可作?忍听暮猿哀。
龙虎台肃驾
清代: 刘鹗
俯仰城空是,凄凉事已非。虚传天仗至,不见祖龙归。
地迥风霜惨,云深日月微。高堂一惆怅,弱泪不胜挥。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FACESOHO知行者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