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SOHO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苏轼的诗文全集38/222页

春日

宋代 苏轼

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
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

清远舟中寄耘老

宋代 苏轼

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
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
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
海陵居士无云梯,岁晚结庐颍水湄。
山腰自悬苍玉佩,野马不受黄金羁。
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
汀洲相见春风起,白蘋吹花散烟水。
万里飘蓬未得归,目断沧浪泪如洗。
北雁南来遗素书,苦言大浸没我庐。
清斋十日不然鼎,曲突往往巢龟鱼。
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虚。
人生百年如寄尔,七十朱颜能有几。
有子休论贤与愚,倪生枉却带经锄。
天南看取东坡叟,可是平生废读书。

再和曾仲锡荔支

宋代 苏轼

柳花著水万浮萍,荔实周天两岁星。
(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
荔支至难长,二十四五年乃实。
)本自玉肌非鹄浴,至今丹壳似猩刑。
侍郎赋咏穷三峡,妃子烟尘动四溟。
莫遣诗人说功过,且随香草附骚经。

杏花白鹇

宋代 苏轼

天工剪刻为谁妍,抱蕊游蜂自作团。
把酒惜春都是梦,不如闲客此闲看。

月兔茶

宋代 苏轼

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
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
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

宋代 苏轼

波湖欲尽山为界,始见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虚堂泻清快。
使君年老尚儿戏,绿棹红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溅裙,余欢濯足波生隘。
长松搀天龙起立,苍藤倒谷云崩坏。
仰穿蒙密得清旷,一览震泽吁可怪。
谁云四万八千顷,渺渺东尽日所晒。
归途十里尽风荷,清唱一声闻露薤。
(是日,乐工有作此声者。
)嗟余少小慕真隐,白发青衫天所械。
忽逢佳士与名山,何异枯杨便马疥。
君犹鸾鹤偶飘堕,六翮如云岂长锻。
不将新句纪兹游,恐负山中清净债。

孤山二咏(并引)

宋代 苏轼

孤山有陈时柏二株。
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已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
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之曰柏堂。
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
属余作二诗以记之。
柏堂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姿尚宛然。
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
忽惊华构依岩出,乞与佳名到处传。
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
竹阁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
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
两丛却似萧郎笔,千亩空怀渭上村。
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

王维吴道子画

宋代 苏轼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
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
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祇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以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过江夜行武昌山闻黄州鼓角

宋代 苏轼

清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度吴王岘。
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
江南又闻出塞曲,半杂江声作悲健。
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
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
他年一叶氵斥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

听武道士弹贺若

宋代 苏轼

清风终日自开帘,凉月今宵肯挂檐。
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FACESOHO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