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SOHO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苏轼的诗文全集89/222页

南乡子·旌旆满江湖

宋代 苏轼

旌旆满江湖。诏发楼船万舳舻。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粉泪怨离居。喜子垂窗报捷书。试问伏波三万语,何如。一斛明珠换绿珠。

次韵和刘贡父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 其一

宋代 苏轼

青派连淮上,黄楼冠海隅。此诗尤伟丽,夫子计魁梧。

世俗轻瑚琏,巾箱袭武夫。坐令乘传遽,奔走为储须。

邂逅我已失,登临谁与俱。贫贪仓氏粟,身听冶家模。

会合难前定,归休试后图。腴田未可买,穷鬼却须呼。

二水何年到,双洪不受舻。至今清夜梦,飞辔策天吴。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宋代 苏轼

薄宦驱我西,远别不容惜。
方愁後会远,未暇忧岁夕。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
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
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
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
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
攀条为惆怅,玉蕊何时折。
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核。
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
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诗来苦相宽,子意远可射。
依依见其面,疑子在咫尺。
兄今虽小官,幸忝佐方伯。
北池近所凿,中有汧水碧。
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
但恐诗力弱,斗健未免馘。
诗成十日到,谁谓千里隔。
一月寄一篇,忧愁何足掷。

骊山?此诗为李廌作?

宋代 苏轼

君门如天深几重,君王如帝坐法宫。
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此骊山中。
复道凌云接金阙,楼观隐烟横翠空。
林深雾暗迷八骏,朝东暮西劳六龙。
六龙西幸峨眉栈,悲风便入华清院。
霓裳萧散羽衣空,麋鹿来游猿鹤怨。
我上朝元春半老,满地落花无人扫。
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
可怜吴楚两醯鸡,筑台未就已堪悲。
长杨五柞汉幸免,江都楼成隋自迷。
由来留连多丧国,宴安鸩毒因奢惑。
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

到颍未几公帑已竭斋厨索然戏作数句

宋代 苏轼

我昔在东武,吏方谨新书。
斋空不知春,客至先愁予。
采杞聊自诳,食菊不敢余。
岁月今几何,齿发日向疏。
幸此一郡老,依然十年初。
梦饮本来空,真饱竟亦虚。
尚有赤脚婢,能烹赪尾鱼。
心知皆梦耳,慎勿歌归欤。

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属金山故作此

宋代 苏轼

魏王大瓠无人识,种成何翅实五石。
不辞破作两大樽,只忧水浅江湖窄。
我材aa18落本无用,虚名惊世终何益。
东方先生好自誉,伯夷子路并为一。
杜陵布衣老且愚,信口自比契与稷。
暮年欲学柳下惠,嗜好酸咸不相入。
金山也是不羁人,早岁闻名晚相得。
我醉而嬉欲仙去,傍人笑倒山谓实。
问我此生何所归,笑指浮休百年宅。
蒜山幸有闲田地,招此无家一房客。

和孔密州五绝 其一 见邸家园留题

宋代 苏轼

大旆传闻载酒过,小诗未忍著砖磨。阳关三叠君须秘,除却胶西不解歌。

鼠须笔

宋代 苏轼

太仓失陈红,狡穴得余腐。
既兴丞相叹,又发廷尉怒。
磔肉饲饥猫,分髯杂霜兔。
插架刀槊健,落纸龙蛇骛。
物理未易诘,时来即所遇。
穿墉何卑微,托此得佳誉。

和陶拟古九首

宋代 苏轼

客居远林薄,依墙种杨柳。
归期未可必,成阴定非久。
邑中有佳士,忠信可与友。
相逢话禅寂,落日共杯酒。
艰难本何求,缓急肯相负。
故人在万里,不复为薄厚。
米尽鬻衣裳,时劳问无有。

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

宋代 苏轼

人事千头及万头,得时何喜失时忧。
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
适见恩纶临定武,忽遭分职赴英州。
南行若到江干侧,休宿浔阳旧酒楼。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FACESOHO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