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3 教程 在线

2444Python3 os.rename() 方法

一个修改单层目录下文件扩展名的程序

动机是懒得一个个修改哔哩哔哩手机客户端缓存的 *.blv 文件为 *.flv 文件合并暂不涉及

刚刚网络首播的《你的名字》为例,文件夹下一共17个blv文件,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文件:

处理程序是改编的(参看引用地址),很短小:

# 搜寻单层目录下的blv文件并将其转换为flv文件
# 用于哔哩哔哩缓存视频blv格式转换后合并(本例程只是做个小小的扩展名转换)

import os
import os.path

ext_from = '.blv'
ext_to = '.flv'

read_file_dir = input(r'请输入要修改文件扩展名的路径:')

files = os.listdir(read_file_dir) # 列出当前目录下所有的文件

for filename in files:
    portion = os.path.splitext(filename) # 分离文件名字和后缀

    if portion[1] ==ext_from:  #检测扩展名
        newname = portion[0]+ext_to  #改新的新扩展名
        os.chdir(read_file_dir)  
        os.rename(filename,newname)
        print(os.path.basename(filename)+' -> '+ os.path.basename(newname))

处理结果:

0.blv -> 0.flv
1.blv -> 1.flv
10.blv -> 10.flv
……

改完扩展名后结果图:

1182Python3 内置函数

Python 调试方法

1、print

print('here')
# 可以发现某段逻辑是否执行
# 打印出变量的内容

2、assert

assert false, 'blabla'
# 如果条件不成立,则打印出 'blabla' 并抛出AssertionError异常

3、debugger

可以通过 pdb、IDE 等工具进行调试。

调试的具体方法这里不展开。

Python 中有两个内置方法在这里也很有帮助:

  • locals: 执行 locals() 之后, 返回一个字典, 包含(current scope)当前范围下的局部变量。
  • globals: 执行 globals() 之后, 返回一个字典, 包含(current scope)当前范围下的全局变量。

1181Python3 日期和时间

#!/usr/bin/python

import time
import calendar


"""
    时间元组(年、月、日、时、分、秒、一周的第几日、一年的第几日、夏令时)
        一周的第几日: 0-6
        一年的第几日: 1-366
        夏令时: -1, 0, 1
"""

"""
    python中时间日期格式化符号:
    ------------------------------------
    %y 两位数的年份表示(00-99)
    %Y 四位数的年份表示(000-9999)
    %m 月份(01-12)
    %d 月内中的一天(0-31)
    %H 24小时制小时数(0-23)
    %I 12小时制小时数(01-12)
    %M 分钟数(00=59)
    %S 秒(00-59)
    %a 本地简化星期名称
    %A 本地完整星期名称
    %b 本地简化的月份名称
    %B 本地完整的月份名称
    %c 本地相应的日期表示和时间表示
    %j 年内的一天(001-366)
    %p 本地A.M.或P.M.的等价符
    %U 一年中的星期数(00-53)星期天为星期的开始
    %w 星期(0-6),星期天为星期的开始
    %W 一年中的星期数(00-53)星期一为星期的开始
    %x 本地相应的日期表示
    %X 本地相应的时间表示
    %Z 当前时区的名称  # 乱码
    %% %号本身
"""


# (1)当前时间戳
# 1538271871.226226
time.time()


# (2)时间戳 → 时间元组,默认为当前时间
#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8, tm_mon=9, tm_mday=3, tm_hour=9, tm_min=4, tm_sec=1, tm_wday=6, tm_yday=246, tm_isdst=0)
time.localtime()
time.localtime(1538271871.226226)


# (3)时间戳 → 可视化时间
# time.ctime(时间戳),默认为当前时间
time.ctime(1538271871.226226)


# (4)时间元组 → 时间戳
# 1538271871
time.mktime((2018, 9, 30, 9, 44, 31, 6, 273, 0))


# (5)时间元组 → 可视化时间
# time.asctime(时间元组),默认为当前时间
time.asctime()
time.asctime((2018, 9, 30, 9, 44, 31, 6, 273, 0))
time.asctime(time.localtime(1538271871.226226))


# (6)时间元组 → 可视化时间(定制)
# time.strftime(要转换成的格式,时间元组)
time.strftime("%Y-%m-%d %H:%M:%S", time.localtime())


# (7)可视化时间(定制) → 时间元祖
# time.strptime(时间字符串,时间格式)
print(time.strptime('2018-9-30 11:32:23', '%Y-%m-%d %H:%M:%S'))


# (8)浮点数秒数,用于衡量不同程序的耗时,前后两次调用的时间差
time.clock()

1180Python3 日期和时间

perf_counter 进度条实例:

import time

scale = 50 

print("执行开始".center(scale//2,"-"))  # .center() 控制输出的样式,宽度为 25//2,即 22,汉字居中,两侧填充 -

start = time.perf_counter() # 调用一次 perf_counter(),从计算机系统里随机选一个时间点A,计算其距离当前时间点B1有多少秒。当第二次调用该函数时,默认从第一次调用的时间点A算起,距离当前时间点B2有多少秒。两个函数取差,即实现从时间点B1到B2的计时功能。
for i in range(scale+1):   
    a = '*' * i             # i 个长度的 * 符号
    b = '.' * (scale-i)  # scale-i) 个长度的 . 符号。符号 * 和 . 总长度为50 
    c = (i/scale)*100  # 显示当前进度,百分之多少
    dur = time.perf_counter() - start    # 计时,计算进度条走到某一百分比的用时
    print("\r{:^3.0f}%[{}->{}]{:.2f}s".format(c,a,b,dur),end='')  # \r用来在每次输出完成后,将光标移至行首,这样保证进度条始终在同一行输出,即在一行不断刷新的效果;{:^3.0f},输出格式为居中,占3位,小数点后0位,浮点型数,对应输出的数为c;{},对应输出的数为a;{},对应输出的数为b;{:.2f},输出有两位小数的浮点数,对应输出的数为dur;end='',用来保证不换行,不加这句默认换行。
    time.sleep(0.1)     # 在输出下一个百分之几的进度前,停止0.1秒
print("\n"+"执行结果".center(scale//2,'-'))

测试输出:

-----------执行开始----------
24 %[************->......................................]1.24s

1179Python3 SMTP发送邮件

在发送带附件的邮件的时候,例程中有一行代码如下:

att1 = MIMEText(open('test.txt', 'rb').read(), 'base64', 'utf-8')

这里的 test.txt 必须是在当前的工作目录下的,所以要时想发送这个附件,需要将这个附件移动到工作目录下。

或者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指定文件的路径:

path='D:/test/test.txt'
file=open(path,'rb')
att1=MIMEText(file.read(),'base64','utf-8')

也可以直接写成如下形式:

att1=MIMEText(open('D:/test/test.txt', 'rb').read(),'base64','ut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