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水调歌头·耳目身之宝
宋代:夏元鼎
水调歌头 戊社八集,分韵得飞字
近现代:王理孚
载酒酹江月,对客唱杨枝。江山宾主清绝,此会见应稀。
天遣秋明似镜,人比潮来有信,佳节莫差池。回首曲江曲,往事不胜悲。
水调歌头·莲衬凌波步
宋代:陈德武
水调歌头·真一北方气
水调歌头
清代:沈曾植
峨舸下江夹,双阙豁天门。柁楼徙倚回望,鹊尾夕阳痕。
多谢襄阳父老,寄语石城年少,䟤跋漫纷纭。地土贱无直,山鬼诗何论。
五杂俎,八风舞,七言文。去矣西河老守,别语漫云云。
风起白头高浪,日暮碧云孤唱,林际见春申。黄鹄来相迓,绛老问生辰。
水调歌头·梦足芙蓉曙
水调歌头·要蹑天仙步
水调歌头(和李守)
宋代:沈瀛
水调歌头 次韵寄皮达观(四印齐本原无题兹
元代:吴澄
水调歌头(京口)
唐代: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