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侠少年,生来气如虎。动即散千金,不曾轻一顾。
每恨生末俗,古人不我遇。遨游燕赵中,独携寸心去。
大儿孔文举,少儿杨德祖。得意一言间,七尺为君许。
长嫌礼法士,局促难与语。岸然向世人,生乃与君伍。
江流宛转双崖束,一线清湍迸寒玉。峰头古刹旧飞来,老衲题云倚修竹。
蛰龙一去灵泉枯,淙碧轩边空绿芜。二禺帝子不可见,洞口猿啼吊大苏。
朱生早得丘中趣,复搆丹楼占云住。飞岩绝磴阒无人,山鬼时窥读书处。
楼前夜静天风发,林响溪声互相答。琉璃水面灵犀浮,金锁刮波寒戛戛。
朱生此时生远心,坐对澄江发朗吟。披烟每向瑶坛上,步月还过珠树林。
白云隔断红尘路,欲往茫茫不知处。却恐淩风羽翼成,与楼一夜还飞去。
方生手指幔亭霞,咳唾落地生莲花。懒作豪门贵公子,欲从仙姥问丹砂。
风前落笔啼诗鬼,腰下常携三尺水。二樵春暖牵□来,拾起琼芝满筐紫。
南中介胄竞邀欢,角巾长啸游军门。一片玄云生盾鼻,坐令壁垒蛟螭盘。
营前杨柳吹烟缕,画角声中落花度。流莺唤起故山情,袖却清风出门去。
吾闻武夷之峰青六六,青溪九曲飘寒玉。归去凌泉洗白云,渐看华发生新绿。
春林渐白闻催耕,秧针出水绿烟横。老农饱饭呼儿女,驾枣鞭榆布秧去。
奔雷掣电趁残春,经行步步生青云。须臾万叶削鎗碧,宛似案辔临三军。
露畦蹴遍沧波裂,陇首酸风梳翠鬣。不知何物是龙媒,日午频惊汗流血。
为君驱驰腹胁穿,炊黍还将骏骨然。谁家公子黄金勒,日日骄嘶垂柳边。
辽天惨无光,血雨洗碛草。欲问汉家军,漠漠黄云老。
道傍新鬼牵人哭,自言家本邯郸族。提携长剑东出阙,欲为君王镇荒服。
沙场日落寇兵至,吹面腥风平刮地。前驱长蛇后封豕,捲起辽阳半江水。
将军欲奋鼓先死,旌旆频挥云不起。可怜六郡良家子,抛却头颅作胡鬼。
不惜抛头作胡鬼,牧马南侵何日已。
春雨夕流驶,清涟荡遥空。鼓枻遵长渚,停桡憩深松。
两行天际树,一点云间峰。既惬沧洲趣,遂侈烟波容。
布席理觞政,把酒恣谈锋。溪花笑醉客,水鸟如歌童。
天寒渚风急,日落村烟浓。回看来时路,已有白云封。
桥畔明渔火,柳阴闻草虫。巨川方待济,一水何足穷。
迟子为舟楫,去去乘长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