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白露秋,明霞水上浮。流光依浦溆,结绮傍汀洲。
汀洲遥遥日沉树,海气渐升霞渐举。已讶长空驾綵桥,俄惊古渡飘红雨。
飘红驾綵百态呈,玉宇银河变紫清。何年上界开丹阙,何处仙人住赤城。
日华云影交相射,又逐秋风散楼榭。雁翅城边绛帐施,凤皇台上珠帘挂。
珠帘绛帐影沉沉,孤鹜齐飞度碧浔。调脂乍映芙蓉水,织锦还依枫树林。
轻舒漫卷纷无已,望来疑是犹龙气。地下宁无宝剑藏,关前应有真人至。
集真岛上路漫漫,赤水山前欲去难。凭将鲍靓双飞燕,聊向飞云顶上看。
维舟在秋浦,策杖凌寒崖。峰峦互回薄,水石相因依。
言寻蒋生径,遂扣扬子扉。修篁罗高馆,芙蓉发山篱。
噭噭清猿啸,习习西风吹。美人游不还,毋由敦佳期。
幸有琼枝树,可以慰相思。扪萝陟丹磴,听泉坐翠微。
飞鸟既投林,白云亦知归。况乃秋易老,白露沾人衣。
挥手布心腹,相期浮山陲。好为谢尘鞅,毋令赏心违。
夙龄慕名山,心常恋仙阙。及此释尘鞅,清秋驾言发。
沿溪行必尽,陟岭力务竭。飞泉既汹涌,连峰复嵂崒。
槎枒石门邃,欹侧苔径滑。花明逢洞口,木落见山骨。
谷静猿啸悲,云深飞鸟没。优哉山水都,信矣仙灵窟。
餐彼岭上霞,弄此松下月。灵襟日潇洒,坐见生绿发。
寄谢赏心人,毋令蕙草歇。
晨策渡溪桥,迤逦寻古洞。连冈行渐别,长林目遥送。
渐远绝人烟,稍近闻禅诵。云护瑶台暖,鸟蹴琪花动。
曰予慕幽旷,夙托游仙梦。逝彼岂无忧,尘网不我纵。
人惟知足足,物以无用用。暂托水云游,谢彼役役众。
花宫云敛金轮高,羽人向月张云璈。寒潭水立群龙号,翩翩鸣鹤来九皋。
瑶阶石裂山泉叫,修篁高咏长松啸。忽如玉斧削琅玕,又如黍珠撒金盘。
响入遥天杂风雨,老猿掷枝山鬼舞。鲍靓长吟倚琼树,足下呢喃双舄语。
结束紫霞衣,长啸出花关。杖藜连步向何处,麻姑台上看秋山。
秋山历历翠相连,白玉楼台凌紫烟。楼头琪花散空碧,片片吹落西风前。
我欲乘云扣仙阙,直上三峰弄明月。长风飘落千丈泉,铁桥如烟鸟飞没。
回头还望白云衢,遥遥古木笑山都。鲍公双燕还来否,葛令遗衣今在无。
我生本具烟霞骨,不见凌风生羽翼。台前落日又西斜,俯拾落花长叹息。
长叹息,意迟迟,遥见麻姑彩云里。手撚一株琼树枝,安得鸟爪搔我背,便受神鞭亦不辞。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