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山水古所闻,知有五岳元非尊。上人足迹半天下,锡端高曳衡湘云。
十年挂锡东海上,金峨雪窦晴相向。灯分舍利塔畔光,钵共旃檀林下饷。
上人岁晏将何如,手持径寸摩尼珠。剧谈似讷讷不讷,外貌如愚愚不愚。
上人此理知默契,所以不会唯深会。二严二乘妙熟探,大千小干了无外。
南还欲鼓湘潭柂,天地江山等么么。自知浮世一化城,愿结跏趺面墙坐。
孤城秋老万木陨,夜夜秋声到危枕。长游政有山中人,振锡时当菊花近。
红尘如波渺沧海,沧海红尘几更改。上人阅世如浮沤,头颅只有诗瘢在。
钱塘近可一苇航,钟陵王气连郁苍。鸾翔凤翥久销歇,龙蟠虎踞今悲凉。
上人视身如电露,自谓无来亦无去。人间兴废等如之,只合编茅在山住。
上人身在虚空住,铁杖芒鞋蹋烟雾。归来尘土二十年,沧海桑田几朝暮。
石林绀气春浮浮,翘然结屋居上头。鹪鹩一枝亦自足,老鹤万里空相求。
上人阅世如幻境,空翠满身凌倒景。五更风雨老龙归,至今尚觉袈裟冷。
上人是客云是家,云与上人同一涯。手把挥拂上天去,一洗四海无尘沙。
商飙鸣秋众木脱,雁鸿来作南州客。不辞云汉涂路长,要识吴淞水天阔。
异乡虽云足稻粱,江湖实恐多矰缴。同来兄弟无半存,强尔相呼整归翮。
东风杳杳吹晴沙,此日一举天之涯。羽毛不犯塞上雪,曈昽岂识江南花。
洞庭一声夜漂泊,潇湘倒影春横斜。长安故人断音信,一去十载忘还家。
雁乎雁乎尔归何太急,使我临风增叹息。
北山靓窈南山幽,山中有地如麟洲。道人平生好楼居,看山一月不下楼。
素心肯簉鹓鹭侣,雅志自与麋鹿俦。楼头远峰晓泼黛,楼下急涧晴锵球。
红尘万丈飞不到,坐觉眼底苍云流。道人论心亦好客,有爵无算常献酬。
秪今江海事兵革,群县供给方旁搜。何如楼头?门坐,免使调发穷徵求。
长安雨雪大如瓮,马蹄晓蹴东华冻。长安雨雪大如掌,磔磔商车竞来往。
先生名利两不干,骑驴底事冲风寒。风髯猎猎雪种种,三尺蹇驴僵不动。
自知清骨为诗瘦,不道玉山和雪耸。君不见长安有客似龟缩,梦魂不到山阴曲。
陶家风味党家奢,煮茗烹羔总庸俗。清标何似襄阳老,一片襟怀自倾倒。
只因灞桥觅诗忙,非是长安被花恼。豪吟往往凌鲍谢,长才靡靡压郊岛。
载披毫素眼生花,悲吒无端动清昊。
将军间生东鲁质,半生雅有爱山癖。自从一登泰山上,下视群峰如虮虱。
迩来筑室镜水湄,万壑千岩走空碧。跻扳不假山行樏,兴来每着登临屐。
一自佩符东海上,屡有此癖横胸臆。四明张君好事者,为写新图慰畴昔。
寸毫自解藏万机,跬步应须论千尺。将军猎归卧窗几,数览斯图兴太息。
翻思往事如梦中,不觉心神愈滋疾。未容北窗卧渊明,政拟东山起安石。
他时谭笑安黎元,好住翠微恣盘逸。方今事业当激昂,愿策崇勋纪新迹。
白日白日复西堕,山中客子楼上坐。楼西青山曲如拳,楼东青山翠成朵。
读书到晚心悠然,故人别去今经年。江流到东不百里,夜半欲上山阴船。
故人故人在何许,半间茆屋青枫渚。秋天有鸿江有鱼,胡为使我心独苦。
白日落尽我思君,夜凉望断江东云。
天风吹雨来沧溟,霹雳下震龙盲惊。巨灵怒拔千兔秃,老龙蜕此槎牙形。
致身自合倚绝壁,底向虚堂寄灵迹。龙香搅翠秋淋漓,老干摩空天咫尺。
当年触石誇共工,天柱夜折嵩高中。大材不作栋梁用,秪恐斤斧终难容。
遂令根盘多错节,安得吴刀秋斸月。会须斩伐登庙堂,留取君家壁如雪。
字子渊,庆元路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元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详。著有子渊诗集六卷,《四库总目》多与遒贤、杨维桢、张雨、危素、袁华、周焕文、韩性、乌本良斯道兄弟倡和之作。古诗冲澹,颇具陶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