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SOHO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出自唐代 李白 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痛饮后大醉而别还有几日,我们登临遍附近的山池楼台。
什么时候在石门山前的路上,重新有我们在那里畅饮开怀?
漾漾的秋波摇荡在眼前泗水,熠熠的海色映亮了远山徂徕。
我们就如飞蓬一样各自飘远,且来个淋漓痛快饮尽手中杯!

注释
石门:山名,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北。山不甚高大,石峡对峙如门,故名。杜二甫:即诗人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他为杜二甫。
池台:池苑楼台。
金樽开:指开樽饮酒。
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东部,源出山东泗水县陪尾山,向西流经流经曲阜、兖州,由济宁入运河。
徂(cú)徕(ái

赏析

赏析

“醉别复几日”,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两位大诗人在即将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离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几乎都登临游览遍了,“登临遍池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李白多么盼望这次分别后还能再次重会,同游痛饮:“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石门,山名,在山东曲阜东北,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峦,山有寺院,泉水潺潺,李杜经常在这幽雅隐逸的胜地游览。这两句诗也就是杜甫所说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的意思。“重有金樽开”这一“重”字,热烈地表达了李白希望重逢欢叙的迫切心情;又说明他们生活中有共同的乐趣,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秋天。李白于天宝三载(744年)被“赐金还山”,离开了长安,到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游历,其时杜甫也因料理祖母丧事奔走于郑州、梁园(今开封)之间。深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再游江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临行时李白写了这首送别诗。

资料:
1、何国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05-3072、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05-107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潘希白《大有·九日》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杜审言《登襄阳城》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FACESOHO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FACESOHO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