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SOHO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

出自宋代 杨无咎 的《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
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

注释

①双蛾:即双眉。

鉴赏

这是一首传统的闺怨题材,写的是深秋时节,闺中少妇思念远方心上人,怨恨交织的情形。

词作开首词人把时间安排在深秋时节,直陈闺中少妇因秋来而“愁更深”。自宋玉悲秋以来,对秋的无奈与叹喟几乎成了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而对妇女来说,则有更深一层含义在,那就是如汉代班婕妤在《怨歌行》中所言的:“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这或许便是词作中女主人公为何秋来而“愁更深”的主要原因了。紧接次句词人没有继续写这位女子愁深的程度,转而刻画她的外形:“黛拂双蛾浅”。这句是说女主人公因孤寂,心绪不好,无心刻意修饰自己的面庞,从而把上句所言的“愁”的内涵具体化和明朗化了 ∨

杨无咎

杨无咎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214篇诗文

猜您喜欢
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潘希白《大有·九日》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杜审言《登襄阳城》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FACESOHO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FACESOHO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