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SOHO知行者
关注
FACESOHO知行者
诗文
名句
诗人
古籍
诗文
名句
诗人
古籍
古籍名句
154/296页
主题:
不限
抒情
四季
山水
天气
人物
人生
生活
节日
动物
植物
食物
古籍
分类:
不限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左传
六韬
素书
礼记
易传
反经
墨子
荀子
尚书
汉书
管子
孝经
列子
吴子
将苑
论衡
明史
三略
宋史
晋书
尔雅
茶经
国语
说苑
元史
隋书
宋书
文子
周书
魏书
梁书
陈书
金史
北史
辽史
南史
知言
中说
何典
中论
鬼谷子
菜根谭
三国志
三字经
韩非子
千字文
战国策
弟子规
金刚经
伤寒论
红楼梦
淮南子
商君书
后汉书
罗织经
传习录
西游记
司马法
尉缭子
水浒传
逸周书
新唐书
旧唐书
镜花缘
南齐书
人物志
列女传
三十六计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世说新语
吕氏春秋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百战奇略
孙膑兵法
声律启蒙
幼学琼林
三国演义
颜氏家训
围炉夜话
贞观政要
孔子家语
黄帝四经
聊斋志异
小窗幽记
公孙龙子
浮生六记
朱子家训
随园诗话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太平御览
新五代史
喻世明言
旧五代史
金匮要略
明儒学案
将赡才力,务在博见
《文心雕龙·事类》
解释:要丰富自己的聪明才智,务必做到扩大视野,博闻广见。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文心雕龙·原道》
解释:人都具有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出语言来;有了语言,就会有文章,这是自然的道理。
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
《文心雕龙·风骨》
解释:懂得怎样使文章有骨力的作者,文辞一定选择得精当;懂得怎样使文章有教化作用的作者,思想感情必然能抒写得显豁。
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侯,则披文而见时。
《文心雕龙·辨骚》
解释:说到山水,就能使读者仿佛可以顺着声音看到山光水色的样子;说到节令物候,就能使读者在阅读时似乎可以感受到所写时令的寒暖特点。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文心雕龙·知音》
解释:作者只有当感情奔腾涌动时,才能文思如泉,运用文字形成作品;读者只有认真阅读、仔细分析作品,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为作品的情所打动。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文心雕龙·情采》
解释:华美的词藻过于繁多而真情实感很少的作品,让人品味起来必然生厌。
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文心雕龙·风骨》
解释:文字应该有骨力,就好比身体必须树立骨架一样;情感要能起教化作用,就像人都具有某种气质似的。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文心雕龙·神思》
解释:积累学识来储存珍宝,要斟酌辨析各种事理来丰富增长自己的才学。
性灵熔匠,文章奥府。渊哉铄乎,群言之祖。
《文心雕龙·宗经》
解释:它们不仅有培养人的精神的作用,而且是文章的巨大宝库。经书是这样的精深和美好呵!真是一切文章的祖宗。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文心雕龙·物色》
解释:春秋四时往复更替,冷季昏暗暖季舒朗;景物之变化,叫人不觉心旌摇动,受到感染。
«
1
2
...
152
153
154
155
156
...
295
296
»
296
分类
爱情
友情
离别
思念
思乡
伤感
孤独
闺怨
悼亡
怀古
爱国
感恩
庐山
泰山
江河
长江
黄河
西湖
瀑布
写风
写云
写雨
写雪
彩虹
太阳
月亮
星星
女子
父亲
母亲
老师
儿童
励志
哲理
青春
时光
梦想
读书
战争
乡村
田园
边塞
写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写鸟
写马
写猫
梅花
梨花
桃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叶子
竹子
写酒
写茶
荔枝
论语
史记
庄子
孟子
中庸
左传
六韬
素书
易传
墨子
荀子
论衡
三略
说苑
文子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