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SOHO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 《荀子·王制》
解释:用人不把有德才的人同无德无能的人混杂起来,英雄豪杰就会闻风而来;是非的标准界限分明,国家就能得到治理。
君子安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而不过也。 《荀子·臣道》
解释:君子喜爱礼节、音乐、利益,谨慎小心而不斗殴发怒,因此各种行动都不会失误。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荀子·王制》
解释:马惊恐车,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在车上;平民百姓惊恐政事,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政位。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荀子·荣辱》
解释: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抱怨别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不抱怨天;抱怨别人的人则穷途而不得志,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进取。
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民乡方矣。 《荀子·乐论》
解释:音乐是用来引导快乐的,金石丝竹之声,是用来引导道德的。音乐得到推行人们就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走。
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 《荀子·乐论》
解释:轻视礼制与道义而崇尚勇敢与武力,贫穷的就盗窃,富裕的就贼害他人。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 《荀子·儒效》
解释:民众心地如不善,就会相互成积怨。接受爵禄不相让,轮到自己道理忘。
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荀子·富国》
解释:所以君主必然谨慎地修养其和顺,节制支流,开拓其源,而且随时斟酌情况。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 《荀子·王制》
解释:对有德行有才能的人,不必依照级别次序提拔;对不称职不合格的人,不能等片刻而要立即罢免。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儒效》
解释: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